六经辨证是哪六经顺序

六经辨证,始见於《伤寒论》,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《素问·热论》等篇的基础上,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。它以六经(太阳经、阳明经、少阳经、太阴经、少阴经、厥阴经)为纲,将外感病演变程序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,总结归纳为三阳病(太阳病、阳明病、少阳病),三阴病(太阴病、少阴病、厥阴病)六类,分别从邪正盛衰,病变部位,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。凡是抗病能力强、病势亢盛的,为三阳病证;抗病力衰减,病势虚弱的,为三阴病证。

六经病证,是经络,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。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;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。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。运用六经辨证,不仅仅局限於外感病的诊治,对内伤杂病的论治,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。2020-12-17
mcxzy 阅读 33 次 更新于 2025-04-19 00:55: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
  • 东汉张仲景于公元三世纪初撰写医学名著《伤寒杂病论》,其间张仲景把病症分为太阳、阳明、少阳、太阴、厥阴、少阴六种,即所谓“六经”。六经辨证是治疗各种急性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,其包括太阳病、阳明病、少阳病、太阴病、少阴病、厥阴病六种类型,而六经辨证顺序口诀便是这六种类型的顺序。

  • 在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中,六经辩证的顺序是太阳、阳明、少阳、太阴、少阴、厥阴。根据一天24小时的划分,这些时辰可以对应到具体的时段:少阳对应寅、卯、辰三个时辰,即凌晨3点到上午9点。太阳对应巳、午、未三个时辰,即上午9点到下午3点。阳明对应申、酉、戌三个时辰,即下午3点到晚上9点。太阴对...

  • 六经是指太阳、阳明、少阳、太阴、少阴、厥阴六条经脉而言。伤寒病开始时,风寒之邪从皮毛腠理而入,再循经脉深入脏腑,发病过程有特定规律。中医描述为由表入里,正气渐衰的过程。六经病的传变,往往与正气、邪气、治疗、体质等因素有关。张仲景《六经辨证》作用和地位:六经在《伤寒论》中,对于辨证...

  • 在《伤寒论》中,仲景提出了六经辨证,分别对应太阳、阳明、少阳、太阴、少阴和厥阴。这些经络的排列,实际上反映了中医理论中阴阳学说的应用。从阴阳大小的角度来看,排列顺序为:太阳、阳明、少阳、太阴、少阴、厥阴。太阳位于阴阳体系中的第一级,代表最大的阳气。太阳之下,是阳明,代表次一级的阳气。

  • 它以六经(太阳经、阳明经、少阳经、太阴经、少阴经、厥阴经)为纲,将外感病演变程序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,总结归纳为三阳病(太阳病、阳明病、少阳病),三阴病(太阴病、少阴病、厥阴病)六类,分别从邪正盛衰,病变部位,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。凡是抗病能力强、...

其他医典类似问题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