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肾两虚症有怎样的针灸治疗?

[主穴]太冲、太溪、百会、肝俞、肾俞、三阴交。
[配穴]内关、行间、心俞、足三里。
[用法]太冲穴位:足厥阴肝经之“输穴”,肝的“原穴”,位于足背第一跖骨、第二跖骨结合部之首凹陷中。压法:切压法、捏压法、扪压法;
太溪穴位:足少阴肾经之“输穴”,肾的“原穴”,位于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。凹陷中。压法:捏压法、扪压法;
百会穴位:督脉之穴位,位于后发际直上7寸。简便取穴法:耳尖直上,头顶正中。压法:揉压法、扪压法;
肝俞穴位:足太阳膀胱经之穴位,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压法:扪压法;
肾俞穴位:足太阳膀胱经之穴位,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压法:扪压法;
三阴交穴位:足太阴脾经之穴位,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,胫骨内侧面后缘。压法:捏压法、扪压法;
内关穴位:手厥阴心包经之“络穴”,八脉交会穴之一,位于腕横纹上2寸,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。压法:切压法、捏压法、扪压法;
行间穴位:足晨阴肝经之“荥穴”,位于足背,第一、第二趾间缝纹端。压法:切压法;
心俞穴位:足太阳膀胱经之穴位,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压法:扪压法;
足三里穴位:足阳明胃经之“合穴”,位于犊鼻穴下3寸,胫骨首嵴外一横指处。压法:捏压法、揉压法、扪压法。
2019-12-27
在疲劳时搓一搓脸,不仅面部舒服,而且眼睛明亮,感觉神清气爽。搓脸的好处不仅在于舒展面神经和表情肌,更重要的是可防止面神经炎、视力减退、预防感冒。2020-03-10
mcxzy 阅读 83 次 更新于 2025-04-04 22:31: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
  • 6.2 方药治疗 远视·肝肾两虚证可用地芝丸[备注]地芝丸(《此事难知》):生地黄、天门冬、枳壳、菊花。或杞菊地黄丸[备注]杞菊地黄丸(《医级》):六味地黄丸加枸杞、菊花。加减治疗:地芝丸中天冬,生地黄滋肾清热为主药;菊花助主药清肝明目,枳壳理气和胃,使之补而不滞,宜用于阴虚...

  • 随证配穴:眩晕者,加风池。耳鸣、耳聋者,加听宫、听会。[3]刺灸法:针用补法。除睛明、攒竹外,余穴针灸并用。[3]方义:睛明、攒竹疏调局部经气。肝俞、肾俞调补肝肾经气。太溪为足少阴经原穴,滋补肾精。光明为足少阳胆经络穴,调补肝胆而明目。[3]6.2.2 方二 治法:滋补肝肾,益气明...

  • 7 方药治疗 流泪·肝肾两虚证可用左归饮加减治疗。方中熟地滋补肝肾,养血益精,为左归饮之主药;山萸肉、枸杞子助主药补肝肾,山药补脾肾,茯苓健脾渗湿,甘草调和诸药。肾阳虚者,加巴戟天、肉苁蓉、桑螵蛸,以加强补阳作用。迎风尤甚者,加防风、白芷。肝肾两虚者可用左归丸或菊睛丸,酌加...

  • [用法]阴虚生热者,加丹皮、知母、泽泻;阴损及阳,阴阳两虚者,加仙灵脾、菟丝子。【中药处方】(1)复方降脂饮 [主治]肝肾两虚型高脂血症。[处方]制首乌30克,金樱子15克,白术15克,茵陈30克,茯苓30克,薏苡仁30克,决明子20克,泽泻20克,山楂20克,制大黄6克,萆薢12克,海藻12克,柴胡...

  • "肝肾不足可以通过口服中药、针灸或食疗进行调理。1.具有补益肝肾功效的中药,如滋补肝肾汤、补肝益肾丸、杞菊地黄丸、补肝汤、大补元煎、龟鹿二仙胶、金水宝胶囊、二至丸、大补阴丸等。2.具有滋补肝肾的穴位,可选用太溪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神阙、涌泉、肝肾、肾俞、悬钟、关元、血海等穴位。3.可以...

其他穴位类似问题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