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经络的手太阳小肠经

一、经脉循行起于于小指外侧端(少泽),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,出于尺骨茎突,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,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,沿上臂外侧后缘,出于肩关节,绕行肩胛部,交会于大椎(督脉),向下进入缺盆部,联络心脏,沿着食管通过横膈,到达胃部,属于小肠;缺盆部支脉:沿着颈部,上达面颊,至目外眦,转入耳中(听宫);颊部支脉:上行目眶下,抵于鼻旁,至目内眦(睛明),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,而又斜行络于颧骨部。二、主治病候本经腧穴主治头、项、耳、目、咽喉病,热病,神经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。如少腹痛,腰脊痛引睾丸,耳聋,目黄,颊肿,咽喉肿痛,肩臂外侧后缘痛等。三、经穴分布本经经穴分布在指、掌尺侧、上肢背侧面的尺侧缘,肩胛及面部。起于少泽,止于听宫,左右各19穴

2016-05-12
mcxzy 阅读 41 次 更新于 2025-04-05 09:33: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
  •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为:六脏(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和心包)的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,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,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;六腑(胆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和三焦)的阳经则循行于四肢外侧、头面和腰背部,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,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。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...

  • 手太阳小肠经是具有宁心安神、舒筋活络功效的经穴,按摩这些经穴可以疏通经气,缓解疲劳。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尺侧端,最后经由其支脉到达颧部,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,主要循行于上肢、肩膀及头部部分地方。《灵枢·经脉》中记载:“小肠手太阳之脉是主‘液’所生病者:耳聋,目黄,颊肿,颈、颔、肩、臑...

  • 身体的12条经脉名字,手--少阴--心经络,足--少阴--脾经,手--厥阴--心包经,足--厥阴--肝经,手--太阴星--大肠经,足--太阴星--脾经,手--太阳光--小肠经,足--太阳光--膀胱经,手--少阳--三焦经,足--少阳--肝胆经,手--阳明--小肠经,足--阳明--肝胆经。这十二条经脉各自连...

  • 一、经脉循行起于于小指外侧端(少泽),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,出于尺骨茎突,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,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,沿上臂外侧后缘,出于肩关节,绕行肩胛部,交会于大椎(督脉),向下进入缺盆部,联络心脏,沿着食管通过横膈,到达胃部,属于小肠;缺盆部支脉:沿着颈部,上达面颊,至目外...

  • 人体的十二经络指手太阴肺经、足少阴肾经、手厥阴心包经、手阳明大肠经、手少阴心经、手少阳三焦经、手太阳小肠经、足阳明胃经、足太阳膀胱经、足太阴脾经、足少阳胆经、足厥阴肝经。十二经络在临床上称为十二经脉。十二经络的作用 1、血液循环:提高心脏运作、减缓心脏衰退、扩大冠脉、使血容量提升,所以...

其他穴位类似问题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