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辨别你身体的阴阳
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父母,生杀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,治病必求于本。”《素问·保命全形论》曰:“人生有形,不离阴阳。”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怎么分阴阳呢?在《素问金匮真言论》中说:“夫言人之阴阳,则外为阳,内为阴,言人身之阴阳,则背为阳,腹为阴。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,则脏者为阴,腑者为阳。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五脏皆为阴,胆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,三焦六腑皆为阳。”人体的内外怎么理解,人体的外,就是与外界自然的接触面。比如我们从头到脚的皮肤,是身体的外,是阳。但我们想没想过,还有一个界面呢?就是从口腔到肛门,大致是一个筒状,当然还有鼻腔、耳道,甚至眼睛的泪道,都通向身体内部。这也是一个界面。这个界面的组织,我们不叫皮肤,称之为上皮组织。这个从口腔到肛门的界面也是人体的外,亦称之为“阳”。界面上的气管、食道、胃,小肠,大肠等六腑,属于阳,就是这个道理。两个界面中间,是人体的里,可笼统的称之为“阴”。这是我们从内外来分阴阳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说:“阴在内,阳之守也,阳在外,阴之使也”。我们把阴阳比方为传统生活中男女,男为阳,女为阴,来解释这句话。男女为一融合的整体,在内为女,为男人守家;在外为男,为女性的役使。和谐相处,就是健康的身心,失衡,就是酸麻肿痛等杂症。我常用“阴盛迫阳”,来说明在调理中的症状。比如看一些女性的皮肤,年轻些的长粉刺痤疮,多在面部、背部。多数是虚火,不是实火。就是身体的阴盛了,逼迫的阳气浮越于外。在皮肤,如面部,就是面红、痤疮,夏天喜欢空调冷气,睡凉席;冬天手足心热,少盖被子,以为是火力足。在口腔、肠胃,就有口腔溃疡,或喜欢喝冰水、冷饮。其实这些多数是阴盛迫阳。阴,不守内,想到外面抖抖威风,要占阳位。这个时候的阴,不是真阴,而是阴邪。阳的力量虽有些弱,但大致旗鼓相当时,阳也不示弱,硝烟四起,就是痤疮、粉刺、口腔溃疡。阳浮游在体表,手足心虚热,怕热,想喝冰水、冷饮。人体的元气是阴阳交融的一体。阴为体,阳为用。元气是以阴的形式潜藏,以阳的形式应用。静的时候为阴,动的时候为阳。阴乱动,就是阴邪。那些长痤疮的青年人,怎么断为是阴症,你摸摸他们的肚子,肚脐周围,多数会发凉,有痞结,按,会有痛点。有的年轻人,一两年后,青春痘消退了,皮肤光洁明润,满脸阳光。这也是阴平阳秘,阴在内,阳之守也,阴阳各司其位。有的人,到了30岁,脸上还有痘痘,就有问题了。是你身体阴阳二气还在争斗,阴在逼迫阳,阳又不退却,表现在脸上,就硝烟四起。40岁了,痘痘没了,成了黄褐斑,暗斑,阴阳二气之争暂息,面部片片阴霾。人体阴阳二气动态的平衡被打破,阴占了主导。往往尺脉(主肾和命门,主里)沉、迟。舌质淡,胖大,有齿痕,这是阳气弱;舌质有的发暗,多是瘀滞。调理腹部就会发现,在肚脐四周往往有痛点,小腹拊之,发凉,甚者,阴森森的,这样,一定是有妇科方面的问题了。阴盛迫阳,就是阴阳消长时,阴盛,逼迫阳气向外、向上,到了身体的表。有的女性,不光面部有暗斑,在小腹也有暗斑,情况就更糟糕。针对阴阳失衡的调理,最好的方法就是滋阴抚阳,打通全身经脉,使身体内外上下气血交汇贯通,同时结合熏灸。把肚脐,也就是神阙穴比喻为十字街头一盏灯,以肚脐为中心交汇点,各横竖一条线。竖线是任脉的路线,横线横贯任脉、冲脉、阳明胃经、太阴脾经。通过十字路径的诸穴,来调整冲任,交通阴阳,化否为泰。2013-10-18
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-04-03 17:00: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
  • 7. 随着年龄增长,若身体阴阳动态平衡被打破,阴气主导,可观察到尺脉沉迟、舌质淡胖有齿痕等阳气弱的迹象。舌质发暗可能是瘀滞的表现。调理腹部时,常发现肚脐四周有痛点,小腹发凉,可能是妇科问题。8. 调理阴阳失衡的最佳方法是滋阴扶阳,通畅全身经脉,使内外上下气血交汇贯通。以肚脐为中心,通过任...

  •     身体的前面一律为阴,背部为阳,但不包括脑袋。手臂内侧为阴,外侧为阳。大腿内侧为阴,其余三面皆为阳。大腿的后侧是足太阳膀胱经,锻炼膀胱经可以靠压腿,大腿侧面是足少阳胆经,可以用空心掌从上往下敲打胆经。大腿正面整个区域包括膝盖,脚面是足阳明胃经。锻炼胃经的方法比较奇特,...

  • 首先,需要明确的是,阴阳人的身体特征并非固定不变的,而是存在广泛的个体差异。这类情况可能涉及到染色体异常、性腺发育异常、激素水平异常等多种原因。因此,阴阳人的身体可能展现出不同程度的男性与女性特征的混合。例如,在生殖系统方面,他们可能拥有模糊的生殖器官,如不完全发育的 或 ,或者两者...

  • 从部位来分:上为阳,下为阴。所以老年人腿脚特别怕冷,小孩子光脚到处跑都不怕。背为阳,腹为阴。所有的阳经都走人的背面,所有的阴经都走人的正面。你看小孩没有驼背的,因为他阳气旺。从有形无形来分:机能为阳,器官为阴。精神为阳,肉体为阴。从作用来分:人体内滋润和营养全身的物质为阴...

  • 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,则脏者为阴,腑者为阳。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五脏皆为阴,胆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,三焦六腑皆为阳。”人体的内外怎么理解,人体的外,就是与外界自然的接触面。比如我们从头到脚的皮肤,是身体的外,是阳。但我们想没想过,还有一个界面呢?就是从口腔到肛门,大致是一个...

其他穴位类似问题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