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伤寒论·三阴病》笔记7|但欲寐,脉微细—麻黄附子细辛汤

三一五、“少阴病”,始得之,反发热,脉沉者,“麻黄附子细辛汤”主之。

刚开始得到少阴病的时候,“ 反发热 ”,代表病人有表证。

麻黄附子细辛汤方

麻黄二两去节,细辛二两,附子一枚,炮,去皮,破八片。

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证的第一个方,最主要的是利小便。当心肾中间有寒湿时,里寒很盛,下焦脉很细,张仲景会用附子,附子温肾壮心阳,所以心脏力量不够、肾阳不足都靠 炮附子 。炮附子还有固表的作用,不让阳跑掉。

细辛 去下焦积水,与茯苓、泽泻、猪苓的去水不同,后者只是利水,而细辛性热,能把寒水化掉。细辛还有一个功能,用在病人有寒咳、水咳时。

麻黄 能发阳,也可以利水,与附子细辛合用时就不会走表,也不会发汗,而是跑到身体正中间去,把里面的寒湿去掉。这个方吃下后,病人是得小便解而非得汗解,小便量很大。

用量及煎煮法:

麻黄2钱,细辛2钱,炮附子3钱。先煮麻黄,六碗煮五碗,去上沫,再纳诸药,五碗煮三碗,去滓,温服一碗,日三服。

如果病人是寒实在大肠,肠子没有蠕动,同样有大便堵到。承气汤的热实是津液丧失干掉了,寒实的便秘用大黄附子细辛汤。

大黄附子细辛汤方(倪师变方)

大黄2钱,细辛2钱,炮附子3钱

如何区分热实与寒实?

1、便秘7、8天,屁都不放一个,问病人:“难不难受”,若“一点也不难受,没感觉”,为寒实。承气汤证的便秘会很难受的,肚子绞痛。

2、小便淡白,为少阴证,大黄去实,附子去寒,细辛去中间的湿。吃到小便恢复淡黄为止,代表肠子恢复蠕动。2022-07-01
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-04-03 15:32: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
  • 三一五、“少阴病”,始得之,反发热,脉沉者,“麻黄附子细辛汤”主之。刚开始得到少阴病的时候,“ 反发热 ”,代表病人有表证。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,细辛二两,附子一枚,炮,去皮,破八片。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证的第一个方,最主要的是利小便。当心肾中间有寒湿时,里寒很盛,...

  • 三三七、“少阴病”,脉沉者,急温之,宜“四逆汤”。少阴病本来就眿沉,手脚冰凉掉厂,赶快用四逆汤。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的区别仅在于干姜的剂量,所以要预防心脏病,当病人刚出现少阴证时马上下手,用干姜温中,就可以预防动脉血管破裂。三三八、“少阴病”,饮食入口则吐,心中温温,欲吐复不...

  • 张仲景《伤寒论》这本名著,其中讲三阳到三阴的问题。首先是三阳经有病,容易治。膀胱经在表,同时表属肺,因此膀胱经和肺经,属于太阳病,以麻黄汤和桂枝汤治疗为主。再往里去是阳明病,最明显是胃经有病,一般是热极、和堵塞两种情况,一般都发烧。因此除了使用麻黄汤和桂枝汤外,还要退烧。肺炎退...

  • 张仲景的甘草用炙的时候,用在两个地方:第一 ,目的是补津液的不足,所以有麻黄附子甘草汤,是少阴病得到二三天以后用的。少阴病,因为免疫系统要跟外邪相抗,津液会伤到,津液伤到的时候,用炙甘草下去补他,所以要取他的“微发其汗”。三一五条的“ 少阴病,始得之,反发热 ”,是刚开始得...

  • 正常情况下,人是阴阳平衡的,即阴=阳,就像太极图里的黑与白。问病人“除中”前身体的冷热情况,若回答:“先热6天,后冷9天”,便是阴>阳,代表阴盛,这是判断能否救回的依据。下面来看这一条辨:热六天冷九天,按理阴很盛,很危险了,会下利,大小便失禁,阳欲脱,“ 当不能食 ”,今天...

其他医典类似问题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