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,外寒内热证,家长怎么处理?

随着冬季的到来,气温变化较大,忽冷忽热,加上经常出现的大风,让部分的孩子不能适应季节的变化,门诊的外感患儿的增多,除了流感外,在最近我们还发现一种外感类型的孩子,就是内有积热,外感寒邪。俗称“寒包火”,其表现的状况是,高热、畏冷、头疼、咽疼、烦躁、鼻塞。体检可见到咽部充血明显,扁桃体充血肿大,甚至有脓点,舌质红苔黄厚。面对这种证型,我们采用辛温解表清热解毒并举,有的寒包火重的孩子还用刮痧治疗。
这类的孩子有其共同点就是热性体质,平素火气就大,烦躁、汗多,在天气转凉时,家中的温补食物增多,运动量不足,使得体内的积热大量增加,在外邪(风寒之邪)的作用下,导致疾病的产生。
冬季,外寒内热证,家长怎么处理呢?
1、这种情况要注意一下平时的饮食,多喝水,与什么内热没有关系的,必要时可以用一些中药调理。穿衣要注意保暖,保持皮表温度与体内温度相对平衡;饮食要注意少油,少荤,忌辛辣,饮食宜清淡爽口,多食果蔬类食品。建议家长在平时就应当关注这类热性体质孩子的状态,千万不要以为热体的孩子在冬天就会少生病,盲目的进食过多热量高的食物。
2、可以把梨靠柄部横断切开,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~3粒冰糖,5~6粒川贝(川贝要敲碎成末),把梨拼对拼好放入碗里,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,分两次给宝宝吃.此方有润肺,止咳,化痰的作用.
3、当孩子出现汗多、烦躁、睡眠不安、口臭、大便干结,喜冷饮等上火状态时,应及时清淡饮食,控制热量高的食物摄入;增加运动,以增加热量的消耗,必要时适当予以降火和消食导滞的中药,减少这类热体孩子在冬天的外感。
4、内热,也可以试试果蔬排毒,菠萝1个、芹菜1斤(带叶)、黄瓜2条、苹果2个榨汁(别去渣)喝,当日喝完。5-7天排一次。要坚持哟。。。
5、寒即是淤,要活血化瘀。取生姜7片、大枣20个、枸杞30粒、蜂蜜15克泡水喝。
6、可以盐水漱口每日早晚、餐后用淡盐水漱口,以清除口腔病菌。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应注意盐水漱口,此时,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。
7、冷水浴面每天洗脸时要用冷水,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,即用鼻孔轻轻吸入少许水(注意勿吸入过深以免呛着)再擤出,反复多次。而且,按摩鼻沟两手对搓,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(位于鼻沟内、横平鼻外缘中点)十余次,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。
2018-02-26
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-04-09 10:42: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
  • 首先要保证孩子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作息时间。冬天多吃些热性的食物,比如猪肝、红肉、小米、红枣等,做到饮食均衡,营养丰富。根据孩子口味搭配食材,让孩子愿意吃饭,不挑食不偏食。另外蔬菜水果也要吃,一些苹果、梨子比较凉,可以放在蒸笼上蒸一会儿,起到润肺止咳、解燥热症,既能补充各类维生素,也可以...

  • 冬季,外寒内热证,家长怎么处理呢?1、这种情况要注意一下平时的饮食,多喝水,与什么内热没有关系的,必要时可以用一些中药调理。穿衣要注意保暖,保持皮表温度与体内温度相对平衡;饮食要注意少油,少荤,忌辛辣,饮食宜清淡爽口,多食果蔬类食品。建议家长在平时就应当关注这类热性体质孩子的状态,千...

  • 面对风寒感冒伴随上火,需驱寒温热。首先,艾灸大椎穴,此穴适合寒热症,位于颈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。适用于外感风寒、鼻塞、咳嗽。其次,淡豆豉泡水饮用,能宣散郁热。避免食用生冷食物,加重表寒。保持充足休息和良好睡眠,避免熬夜,以免加重体内郁火。

  • 经常感冒和感到疲惫,根据中医理论,这可能是阴虚导致的内热,以及阳虚引起的外寒。在冬春风寒当令的季节里,可以尝试用贯众、紫苏、荆芥各10克,甘草3克,煎水服用,连续三天。到了夏天,如果暑湿盛行,可以考虑使用藿香和佩兰各5克,薄荷2克,煎汤作为日常饮料,新鲜药材的用量应适当增加。针对你老公的...

  • 此外,适当的运动也是调理内热外寒的有效方法。可以选择散步、瑜伽等轻柔的运动,促进血液循环,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热量。但应避免剧烈运动,以免身体过度出汗,反而加重体内的热毒。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,建议及时就医,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。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施治,针对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,效果往往...

其他医典类似问题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