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感咳嗽·外寒内热证简介

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关于咳嗽 5 参考资料 附: 1 治疗外感咳嗽·外寒内热证的穴位 2 治疗外感咳嗽·外寒内热证的方剂 3 治疗外感咳嗽·外寒内热证的中成药 4 外感咳嗽·外寒内热证相关药物 1 拼音 wài gǎn ké sòu ·wài hán nèi rè zhèng
2 英文参考 exogenous cough with syndrome of external cold and internal heat [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.中医药学名词(2010)]
3 定义 外感咳嗽·外寒内热证(exogenous cough with syndrome of external cold and internal heat[1])是指素有郁热,复感风寒,以咳嗽,痰黄,咯痰不爽,痰黏色黄或黄白相兼,烦躁,发热,恶寒无汗,身痛,口干欲饮,大便偏干,舌尖边红,苔白腻罩黄,脉浮数等为常见症的外感咳嗽证候[2]。
4 关于咳嗽 咳嗽(cough[1][3])为病名[4]。是指以咳嗽、咯痰为主要表现的疾病[1][3]。出自《黄帝内经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。咳嗽为肺系疾患的一种常见病症[5]。
宋以前,咳、嗽同义[4]。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:“咳谓无痰而有声,肺气伤而不清也;嗽是无声而有痰,脾湿动而为痰也。咳嗽谓有痰而有声,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,咳而为嗽也。”“咳”指肺气上逆作声,有声无痰;“嗽”指咯吐痰液,有痰无声;有声有痰为“咳嗽”[6]。一般多为痰声并见,难以截然分开,故以咳嗽并称[7]。

咳嗽因邪客肺系,肺失宣肃,肺气不清所致。本证有外感、内伤之分,外感咳嗽发病较急,除咳嗽主症外,常兼见表证,但若调治失当,可转为慢性咳嗽;内伤咳嗽经久难愈,感受外邪亦可急性发作。慢性咳嗽迁延日久,或年老体弱,脏气大伤,则可并发喘息,成为咳喘。[6]
现代医学的呼吸道感染,急、慢性气管炎,支气管扩张等,凡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者,均可参照本文治疗[6]。
咳嗽既是具有独立性的证候,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,因久咳致喘,表现肺气虚寒或寒饮伏肺等证者,参阅喘证、痰饮。
详见咳嗽条。
52022-11-09
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-04-09 10:42: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
  • 咳嗽因邪客肺系,肺失宣肃,肺气不清所致。本证有外感、内伤之分,外感咳嗽发病较急,除咳嗽主症外,常兼见表证,但若调治失当,可转为慢性咳嗽;内伤咳嗽经久难愈,感受外邪亦可急性发作。慢性咳嗽迁延日久,或年老体弱,脏气大伤,则可并发喘息,成为咳喘。[6]现代医学的呼吸道感染,急、慢性气...

  • 风包火咳嗽即风热咳嗽,中医病症名,为外感咳嗽的一个主要证型。是由机体感受风热之邪,肺失清肃所致的咳嗽。临床可见咳嗽,干咳无痰或痰黄稠,或发热,汗出恶风,口干咽痛,鼻流黄涕,舌红苔薄黄,脉浮数等。治宜疏风清热,宣肺止咳。常用用银翘散,桑菊饮等方。《医学入门·咳嗽》:“新咳有痰...

  • 孩子“外寒里热咳嗽” ●孩子患“外寒内热咳嗽”时的表现 孩子有受外寒的表现:①鼻塞;②流清鼻涕或鼻涕量多;③手脚发凉;④舌苔发白;⑤有的孩子睡觉前突然干咳不止,睡着了稍微好些……孩子有肺热的表现:①咳嗽;②黄稠痰或痰少而黏;③口略干渴;④小便黄,大便干;⑤舌质略红等。 ●治孩子“外寒里热咳嗽”...

  • 外感咳嗽,以祛外邪为主,即宣肺祛邪,肺气宣畅,咳嗽自愈。但外感咳嗽,常有兼爽症,如外寒内热、风寒兼湿,风热兼湿等,应随让旋治。内伤咳嗽,因病程较长,一般是正虚邪实者,当祛邪止咳,兼以扶正,正虚为主者,重在补肺养正。虽然是常见的小病,但中医辨证施治很有讲究,切忌随意,必须在...

  • 此证为风寒外束,肺热内郁所致,俗称“寒包火咳”。治宜散寒清热,用麻杏石甘汤。此证与燥邪伤肺不同,不宜早投清润之剂。 2)风寒兼湿:证见咳嗽痰多,兼有胸脘作闷,舌苔白腻,脉濡。此为湿邪内郁,复感风寒之邪,肺气失于宣畅所致。治宜疏散风寒,兼予燥湿去痰,用杏苏散加厚朴、苍术之类。 3)风寒夹饮...

其他医典类似问题

返回顶部